11月13日,《中國自然資源報》第1659期第5版整版刊登公司綠色礦山建設成果案例,向全國同行業展示了公司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礦化產業鏈可持續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



該案例是自然資源部首批全國首批15個生產礦山生態修復典型案例之一,是云南省唯一入選的成果案例。案例以《矢志礦山鋪滿綠 開發保護兩相宜——云南省云天化磷化集團有限公司推進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紀實》為題,圍繞綠色理念、綠色采選、綠色技術、綠色企地、綠色發展五個方面,詳細講述了自上世紀80年代起,公司以“讓礦山鋪滿綠色”為綠色發展核心價值觀,提出了“若國有大型企業都做不好礦山環境保護,那礦山環保工作還能靠誰做,有誰做”的自我問責思想,確立了“社會效益、資源效益、環境效益和企業效益‘四效’并舉,誠信務實、創新發展”的經營理念,明確了“礦開采到哪里,復墾植被就跟進到哪里,恢復生態,不留遺憾”的工作方針,制定了《礦山植被恢復建設項目總體規劃》,并將其列入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每個年度生產經營計劃。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各礦山采空區地質環境得到有效恢復和治理,土地復墾植被區內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生態林、經濟林和景觀林,讓礦山重新披上“新綠衣”,再造了具有礦山特色的秀美生態環境,先后建成3座國家級綠色礦山,成為國家首批“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了高標準智能設施農業“云花”產業示范園,實現了礦山開采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開啟綠色礦山建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百姓富、民族和睦、團結穩定、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據悉,《中國自然資源報》由自然資源部主管,主要宣傳報道和發行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土地利用、地質地勘、海洋經濟、地理信息、農林水利等專業領域信息,范圍涵蓋全國土地、礦產、海洋、測繪地理等工作。該報紙一直以來致力于新媒體的發展,積極探索媒體融合途徑,搶占輿論制高點,現已形成報刊、網站、新聞客戶端、信息大屏、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全媒體資訊平臺,是國內在礦業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宣傳媒體之一。公司作為資源性企業,通過該宣傳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宣傳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全方位展示公司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的亮點工作和成果經驗,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同行業內的知名度,積極打造了安全環保核心競爭新優勢,為礦業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共生貢獻了云南經驗。(黨委工作部  文/圖)